在杭州這座文藝與商業并存的城市,有一家以創意聞名的VI設計公司——「UCI設計」。別看名字狂野,公司里全是些“設計狂人”,每天上演各種職場神操作,笑料不斷。
某天,項目經理阿偉接到一個客戶電話,對方語氣興奮:“我們要設計個品牌LOGO,要求是既要國際范兒,又要接地氣,還得有東方禪意,最好還能體現宇宙觀!”
阿偉:“……”
設計師小陳聽完,表情凝重地打開電腦,在白色畫布上敲下兩個字——“道”。
結果客戶一看,居然拍手叫好:“這個意境我喜歡!但能不能再加點金色,顯得貴氣一點?”
于是,小陳又加了點金色。客戶沉思良久,說:“有沒有可能再時尚點?”
阿偉忍不住了:“那你覺得加個LV的logo如何?”
客戶:“……你們設計師都這么幽默嗎?”
公司里有個老資深設計師阿明,喜歡凌晨找靈感,整天熬夜爆肝。有一次,他連續加班三天,終于設計出一款“絕妙”的VI方案。早晨一交稿,老板掃了一眼,沉默半天,說:“這個字體……怎么跟某火鍋店的招牌一模一樣?”
阿明猛然驚醒,打開自己外賣記錄,一看,前天夜里點的就是這家火鍋店……
設計師的靈感,有時候就是這么“接地氣”!
有一次,公司接到一個大客戶,來勢洶洶地說:“我們很欣賞你們的設計風格,但想先看看方案再決定是否合作。”
阿偉:“那這得先簽個合同吧?”
客戶:“不急不急,你們先設計,我們看合適了就簽!”
小陳直接來了一句:“你去餐廳點一桌菜,吃完了再決定付不付錢,老板能答應嗎?”
客戶:“你們設計師都這么幽默嗎?”(第二次)
每次開頭腦風暴會,公司里的設計師們就像是在上哲學課。
老板:“這次的品牌要體現穩重感。”
設計師A:“那我們用深藍色?”
設計師B:“不行,深藍色太冷淡了。”
設計師C:“那加點紅色?”
設計師D:“太激烈了。”
設計師E:“那咱們灰色+藍色+一點點紅色?”
老板:“……你們是在調色盤里過日子嗎?”
杭州VI設計公司最怕的就是客戶改稿,尤其是改到天荒地老的那種。
有一次,客戶讓改LOGO,改到第10版的時候,公司里已經彌漫著設計師的哀嚎聲。
第15版時,阿偉的頭發肉眼可見地少了幾根。
第20版時,小陳開始懷疑人生。
第30版時,老板發話:“再改下去,我們可以收改稿費了。”
客戶沉默了一會,說:“其實我還是覺得第一版最好。”
小陳當場差點把鼠標砸了過去。
公司里,設計師們有一套自己的“黑話”。
有一次,公司來了個實習生,第一次做LOGO,做了一個金光閃閃、布滿漸變的炫酷效果。
阿明看了一眼,陷入了沉思。
阿偉拍了拍實習生的肩膀:“這個……挺復古的。”
實習生:“復古?是80年代港風那種嗎?”
阿偉:“不,是PPT里‘藝術字’剛流行那種。”
實習生瞬間懂了,默默刪掉了所有漸變。
每個設計師的夢想,都是能做一個不被改稿的案子。但在現實中,這簡直是天方夜譚。
某天,公司接到一個新客戶,簡要需求發過來:“你們自由發揮,我相信你們的專業!”
設計師們一聽,激動壞了,開始瘋狂輸出創意。三天后,方案交上去,客戶悠悠地回了一句:“這不是我想要的。”
阿偉忍不住問:“那您想要什么?”
客戶:“我也不知道,但我覺得不對。”
小陳嘆了口氣:“兄弟們,換個行業還來得及嗎?”
盡管每天都在改稿、熬夜、接客戶的“神秘需求”,但杭州這家VI設計公司,依然充滿了笑聲和激情。畢竟,做設計的,不就是在創造美和奇跡的路上,順便練習抗壓能力嗎?
所以,每次在崩潰的邊緣,杭州VI設計公司們都會互相安慰:“沒事,習慣了就好。”
然后,繼續開稿。